黃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
 
設為首頁  |  加入收藏
 

 學校主站 | 首頁 | 研究院簡介 | 學術委員會 | 下設機構 | 科研立項 | 文獻信息 | 聯係我們 

  當前位置:文章正文  

 

海峽都市報:流芳東瀛,源自福建的黃檗文化有何魅力?
2022-03-13 18:37  

說到東渡弘法的高僧,不少人隻知中國有鑒真法師,殊不知在300多年前在福建福清,有一位隱元禪師也曾東渡日本,將當時先進的明代文化傳入日本,被日本學術界譽為“黃檗文化”。

2E84

隱元禪師畫像

黃檗文化源遠流長。梁克家在福州第一部地方誌《三山誌》中記載,“黃檗寺,清遠裏,以山多黃檗名”,於唐貞元五年(公元789年)開辟,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曆史。黃檗寺隱元禪師於清順治十一年(1654年)東渡日本,傳播先進文化,對當地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。為何孕育於福建的“黃檗文化”能夠流芳海外,幾百年來兩國學者、民間為此互動不斷?記者走進其發源地,揭秘這一文化體係的悠久魅力。

飲水思源 黃檗文化促進中日民間交流

陽春三月,記者來到福清黃檗山萬福寺,這裏鳥語花香、雅靜清幽,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。這裏是隱元禪師的出家之所,也是日本黃檗宗的祖庭、黃檗文化的發源地。2017年,福耀集團曹德旺先生捐資重建了該寺。

6B381

福清黃檗山萬福寺

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文清介紹,近年來,中日兩國相繼成立黃檗文化促進會,開展了一係列民間友好交流活動。2015年5月23日,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在北京召開,會上點名肯定了隱元禪師的功績和黃檗文化的貢獻。2017年10月,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、福建省與長崎縣建立友好省縣關係35周年之際,“中日黃檗文化交流大會”在福州舉行。

D720

福清黃檗山萬福寺,至今還保留著唐代的一口古井

據了解,隱元禪師(1592~1673年)字隆琦,俗名林曾昺,福清靈得裏東林(今上逕鎮東林村)人。清順治十一年(1654年)六月廿日,六十三歲高齡的隱元率弟子三十多人應邀東渡,受到日本政府官員及廣大僧眾盛大歡迎。隱元在日本弘法二十年,將建築、雕塑、繪畫、書法、印刷、音樂、武術和醫藥等先進明代文化傳入日本,被日本學術界稱譽為“黃檗文化”,至今仍具有很大影響。

日本兩大茶道——抹茶道和煎茶道,其中煎茶道的祖師爺正是隱元禪師。他還從福清帶了許多菜種到日本,如四季豆,時至今日,當地人還叫做“隱元豆”。隱元禪師書法造詣極高,與弟子木庵性瑫、即非如一並稱“黃檗三筆”,有許多書法作品傳世。在福建省博物院還能看到隱元禪師和弟子的書畫作品。

利他精神 符合世界發展潮流

據了解,位於福清市的LD乐动 ,地處黃檗文化形成的中心,2017年獲批成立了省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——“黃檗文化研究中心”,2019年以此為基礎成立“黃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”,在兼職學者引進、學術會議舉辦、相關開放學術研究項目發布、有關黃檗宗與黃檗文化相關資料的收集、整理與研究等方麵,取得了豐碩成果,特色凸顯。

F8B5

木雕再現隱元禪師東渡的情景

LD乐动 校長、黃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廖深基介紹,隱元禪師東渡日本的第一站是長崎縣,福建省與長崎縣友好往來源遠流長。長崎縣內的“福建路”、“福建會館”就是曆史見證。近年來隱元禪師的家鄉福清市,命名了隱元路,建成黃檗文化館和印林寺觀音廣場等文化設施。

“隱元禪師給當時日本帶來了深遠影響。”日本黃檗宗管長、黃檗宗大本山萬福寺住持近藤博道指出,黃檗文化現今還牢牢紮根於日本的日常生活中。近年來中日兩國以黃檗文化為橋梁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,越來越多的日本宗教界、文化界人士、社會團體等積極參與中日黃檗文化交流中。

“黃檗文化源於中國,光大於日本,更屬於全世界。利他,是黃檗文化的精髓所在。”林文清說,370年前隱元禪師及其黃檗僧人東渡日本,本可以隱居世外,但他們沒有選擇避世,而是積極向當時的日本民眾傳播中國先進文化、科學技術、文學藝術、生活技能,倡導文明生活方式,改進生產力,推動了社會發展和生活改善。

民心相通 推進21世紀海絲建設

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,也是隱元禪師逝世350年,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將赴日本,開展一係列活動,加強和深化中日民間社團、友好人士、華人華僑和青少年文化教育等方麵的交流合作。

奈良鑒真、京都隱元、赤岸空海,橋梁端點,東西支撐。林文清認為,黃檗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和廣泛的世界影響,其民間交流往來十分密切,是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有效載體和價值紐帶。

廖深基認為,黃檗文化還是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有效載體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內容,主要包括政策溝通、設施聯通、貿易暢通、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“五通”。民心相通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取得成功的關鍵點和落腳點。其主要包含人員、文化的往來和包容,核心是促進文化的相識、相容、相融,最終實現雙向融合。黃檗文化以其“友善、包容、開放、多樣”的文化特質,被諸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所接受,並融入當地的文化和生活中。

文章來源:海峽都市報(2022-03-12)

關閉窗口

Copyright © 2010 - 2018 黃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

郵編:350300